大污染是指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目前,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唆的环境问题,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除去大气污染的颗粒物的方法是通过洒水车来除去颗粒物,但这种设备清除率较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清除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浪费人力物力,研究显示,将水雾荷电后,能更好的用来治理大气,但现有的大气污染治理设备不具有水雾荷电功能,大气治理效果有待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其结构包括:车身、车头、车轮、水罐、管柱、水管喷头、负电器,所述车身四周设有车轮,所述车头设在车身前方,所述水罐固定在车身上方且长度方向与车身长度方向对应,所述管柱竖直固定在车身后侧且与水罐相连接,所述水管喷头横向连接在管柱顶端且在喷口处固定有负电器,所述负电器由套壳、盘丝管、滑块、四分环、电圈、电线、夹胶层所组成,所述套壳呈前粗后细状且固定在水管喷头的前端喷口处,所述盘丝管转动卡合在套壳内且与套壳内的滑块啮合,所述四分环固定在滑块下端,所述电圈固定在套壳外层且与滑块贴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套壳、盘丝管与水管喷头位于同一轴心,所述四分环圆弧凹处指向方向均为向盘丝管的圆心。
更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和四分环均设有四个且围绕套壳圆心均匀分布,所述四分环由四个组合成一个正圆。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胶层设在套壳与水管喷头配合面的开口处来隔绝四分环与外界的水雾。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设备的喷头处加设负电器,通过四个四分环组合成一个正圆并设在水管喷头喷口处,然后由电圈通过电线与车头连接来提供电力,使四分环形成强电场,让水管喷头喷出的水雾带上正电荷,使其与空气中的颗粒物接触,更好的使颗粒物粉尘等带电沉降,加强了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
通过采用盘丝管与滑块螺纹啮合,是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转盘丝管来控制滑块的进出,让设备在不需要使用时,通过滑块带动四分环收纳进套管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图中:车身-1、车头-2、车轮-3、水罐-4、管柱-5、水管喷头-6、负电器-7、套壳-a、盘丝管-b、滑块-c、四分环-d、电圈-e、电线-f、夹胶层-g。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其结构包括:车身1、车头2、车轮3、水罐4、管柱5、水管喷头6、负电器7,所述车身1四周设有车轮3,所述车头2设在车身1前方,所述水罐4固定在车身1上方且长度方向与车身1长度方向对应,所述管柱5竖直固定在车身1后侧且与水罐4相连接,所述水管喷头6横向连接在管柱5顶端且在喷口处固定有负电器7,所述负电器7由套壳a、盘丝管b、滑块c、四分环d、电圈e、电线f、夹胶层g所组成,所述套壳a呈前粗后细状且固定在水管喷头6的前端喷口处,所述盘丝管b转动卡合在套壳a内且与套壳a内的滑块c啮合,所述四分环d固定在滑块c下端,所述电圈e固定在套壳a外层且与滑块c贴合。
所述盘丝管b与滑块c相接触一面为螺纹连接,由盘丝管b上的螺旋型螺纹与滑块c啮合,通过盘丝管b的旋转带动滑块c直线运动。
所述套壳a、盘丝管b与水管喷头6位于同一轴心,所述四分环d圆弧凹处指向方向均为向盘丝管b的圆心。
所述滑块c和四分环d均设有四个且围绕套壳a圆心均匀分布,所述四分环d由四个组合成一个正圆,由电线f为四分环d提供电力后形成强电场,让水管喷头6喷出的水雾经过四分环d并带上电荷。
所述夹胶层g设在套壳a与水管喷头6配合面的开口处,用来隔绝四分环d与外界的水雾。
设备在使用时,驾驶员在车头2内控制车身1通过车轮3进行移动行驶,由水罐4进行水的储存,通过管柱5传导水使其通过水管喷头6将水呈雾状喷出,由此来进行基本的洒水治理大气污染的操作,在设备加设了负电器7后,通过套壳a固定在水管喷头6喷口处,然后旋转盘丝管b,使盘丝管b上的盘丝螺纹与滑块c啮合,带动滑块c向盘丝管b圆心运动,当四分环d互相接触并拼合形成一个圆环时,由电圈e通过电线相连接,为四分环d提供电力,使正圆的四分环d内形成强电场,让水管喷头6喷出的水雾经过四分环d并带上正电荷,使其与空气中的颗粒物接触,更好的使颗粒物粉尘等带电沉降,加强了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一种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其结构包括:车身(1)、车头(2)、车轮(3)、水罐(4)、管柱(5)、水管喷头(6)、负电器(7),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1)四周设有车轮(3),所述车头(2)设在车身(1)前方,所述水罐(4)固定在车身(1)上方且长度方向与车身(1)长度方向对应,所述管柱(5)竖直固定在车身(1)后侧且与水罐(4)相连接,所述水管喷头(6)横向连接在管柱(5)顶端且在喷口处固定有负电器(7);
所述负电器(7)由套壳(a)、盘丝管(b)、滑块(c)、四分环(d)、电圈(e)、电线(f)、夹胶层(g)所组成,所述套壳(a)呈前粗后细状且固定在水管喷头(6)的前端喷口处,所述盘丝管(b)转动卡合在套壳(a)内且与套壳(a)内的滑块(c)啮合,所述四分环(d)固定在滑块(c)下端,所述电圈(e)固定在套壳(a)外层且与滑块(c)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圈(e)通过电线(f)与提供电力的车头(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丝管(b)与滑块(c)相接触一面为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a)、盘丝管(b)与水管喷头(6)位于同一轴心,所述四分环(d)圆弧凹处指向方向均为向盘丝管(b)的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c)和四分环(d)均设有四个且围绕套壳(a)圆心均匀分布,所述四分环(d)由四个组合成一个正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其结构包括:车身、车头、车轮、水罐、管柱、水管喷头、负电器,水管喷头连接在管柱顶端且喷口处固定有负电器,负电器由套壳、盘丝管、滑块、四分环、电圈、电线、夹胶层所组成,套壳呈前粗后细状且固定在水管喷头的前端喷口处,盘丝管转动卡合在套壳内,四分环固定在滑块下端,电圈固定在套壳外层且与滑块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设备的喷头处加设负电器,通过四个四分环组合成正圆并设在水管喷头喷口处,然后由电圈通过电线与车头连接来提供电力,使四分环形成强电场,让喷头喷出的水雾带上正电荷,使其与空气中的颗粒物接触,更好的使颗粒物粉尘等带电沉降,加强了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必赢官网入口